日期:2025-10-31
作者: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量: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四川美术学院师生热切关注全会盛况,热议全会精神。

大家一致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川美智慧与力量。

党委书记唐青阳: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四中全会始终围绕“改革”“发展”和“治理”等关键词展开。二十届四中全会立足当前和长远,绘就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再动员再部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贯彻全会精神,把蓝图变为行动,必须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核心任务,紧扣艺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着力优化学科布局,强化校地协作与产学研融合,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艺术赋能作用,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城市更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产业升级,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业之中,为重庆文化强市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院长焦兴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的字里行间满是奋进力量与民生温度,令人倍感振奋。全会高度肯定“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成就,从经济实力跃升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这些成就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发展的坚实步伐。四川美术学院作为“重庆文化金名片”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精准把握高等艺术教育在“十五五”期间的发展机遇,团结带领全校干部师生埋头苦干、砥砺奋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创作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学校治理等方面再上新台阶,争取早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等美术院校。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贾安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回顾“十四五”时期,四川美术学院宣传思想工作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坚持价值引领、凝心聚力。面向“十五五”规划新征程,学校党委宣传部将着力在优化内外宣传上下功夫,着力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着力在选树典型上下功夫,切实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能和有力的舆论支持,奋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精神引领力、艺术支撑力。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杜泰山: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十五五”蓝图,为高校育人工作锚定航向、明晰路径。我们要深学细悟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高质量发展的契合点。立足艺术院校特色,将全会精神深度融入思政教育,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以“三全育人”为抓手,通过艺术实践、主题创作等载体,让学生在笔墨丹青中感悟时代使命。聚焦学生成长需求,强化思想引领、学业支持与心理保障,推动“数据多跑路、学生少跑腿”,全方位护航学生成长成才,着力培养更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优秀文艺人才。
发展规划处处长夏兴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作为高等美术院校,在学校“十五五”规划中,我们将积极思考如何抓住全球格局重塑背景下的文化强国建设机遇,推进“艺术+文化自信”,塑造大国形象,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宏观趋势,大力推进“艺术+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紧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全面发展的要求,扎实推进“艺术+社会服务”,以艺术赋能城乡建设,切实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艺术智慧。
艺术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付继红: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总结了“十四五”成就、擘画了“十五五”蓝图,为教育事业锚定时代坐标。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动艺术与科技、文化跨界融合。引导师生扎根时代、服务社会,以美育人、以艺报国,在传承中华美育精神、服务区域发展中挺膺担当,为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贡献美术教育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斌: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宏伟蓝图,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要义,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聚焦三大关键发力点:一是深化理论阐释,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这一重大创新成果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组建专项团队开展学理化研究,推出有深度的学术成果。二是强化育人实效,全力推动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是锻造过硬队伍,以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为标尺,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做“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表率。
设计学院辅导员白乡林: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文化领域作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使我深受启发、倍感振奋。我将把全会精神如同盐溶于水般融入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全过程,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导向,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培育高尚道德情操,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兼具强大创造力与精神力量的新时代青年艺术人才,为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基层思政工作者的应有力量。
公共艺术学院教师廖茹菡: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等部署为高等美术院校的人才培养、科研创作和社会服务注入了新动力。我将以此为指引,以学术之思与育人之行应答时代命题。我的书桌,一端将如根系,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汲取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一端将如树冠,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推动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我的讲台,一端将如磐石,坚守“艺术+思政”的育人模式,一端将如桥梁,深化“艺术+科技”的融合路径。
艺术人文学院学生张溧苒: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既是对过往发展的总结升华,更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再动员,为“十五五”时期发展精准擘画了宏伟蓝图,为未来五年绘就了清晰线路。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深感振奋与责任。全会强调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部署,为我们的学习科研和创作实践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深入贯彻全会精神,立足专业勤学苦练,主动参与产教融合实践对接时代需求,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的青年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