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于道 游于艺

媒体视界

媒体视界

华龙网:视频 | 免费开放!300余件承载乡土温度的手工艺作品亮相三峡博物馆

日期:2025-10-23 作者: 来源:华龙网 浏览量:

第1眼TV-华龙网讯

你可能看过铜梁龙舞表演,但你一定没见过扎龙工艺的细枝末节。10月23日,“民艺中国与当代乡建——乡村手工艺振兴案例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整场展览共展出300余件作品,涵盖龙艺、彩灯、漆艺、织锦等,既有承载民俗记忆的传统作品,也有适配现代生活的创新设计与数字成果,呈现了院校赋能乡村手工艺振兴的实践魅力。

该展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美术学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联合主办。展览聚焦“乡村空心化如何实现全面振兴”核心议题,通过三大单元系统呈现乡村手工艺振兴的实践路径。

开幕式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开幕式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第一单元“农耕与手工艺共生”,以巫溪嫁花、夹江手工纸、淮阳泥泥狗、剑川黑陶瓦猫等深度调研活化的展品,展现农耕文明与手工艺的“双根脉络”。

第二单元“工艺再生”,通过铜梁扎龙、自贡彩灯、湖南通道侗锦、云南红河彝绣、四川泸州分水油纸伞等实践案例,呈现院校以设计赋能传统工艺与文旅产业融合,激活地方文化经济活力的转化成果。

第三单元“未来形态的乡村手工艺”,则以城口漆艺创新实践、安徽碧山供销社竹编、宁航蜡染及“锦绣西南——家织锦数字信息平台”为代表,展现既推动漆艺、竹编、蜡染融入现代生活美学,又借AR/XR技术构建织锦纹样数据库、演绎织造流程的传统与数字共生的多元探索方向。

铜梁扎龙。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铜梁扎龙。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开幕式现场,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王朝刚介绍,四川美术学院扎根西南、面向全国,将手工艺作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联合多校组建团队开展工作,此次展览呈现的乡村手工艺振兴案例,正是院校助力手工艺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他表示,高校需持续发挥学科优势,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产业有机结合,为“文艺赋美乡村”注入学术与创意力量。

“这个展览展现了20多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生活场景和创新设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吴元新介绍:“希望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艺术、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喜欢它、消费它,把我们的民间工艺带到千家万户。”

市民参观展览。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市民参观展览。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作为“文艺赋美乡村”的重要实践,本次展览不仅是一次文化成果的展示,更是一场跨地域的协作与对话。展览将持续至11月5日,免费向公众开放,市民可前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近距离触摸民艺温度、解读乡村文化密码,共同感受手工艺为乡村振兴注入的鲜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