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9-10
作者:胡秋月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量: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收获的金秋时节,四川美术学院迎来了2025级新同学。
9月10日上午,四川美术学院在虎溪校区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欢迎充满朝气与梦想的新同学们。学校党委书记唐青阳、院长焦兴涛和在家校领导肖应红、黄云、段胜峰、韦嘉出席。学校中层领导干部、2025级全体新生参加典礼。大会由学校党委常委、副院长张勇华主持。

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唐青阳为新生代表颁发校徽。佩戴上这枚校徽,同学们的名字将与四川美术学院的荣光紧密相连!从今天起,大家将牢记“志于道 游于艺”的川美校训,秉承“开放兼容、求真务实、植根乡土、服务人民”的川美精神,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融入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景,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川美人”应有的贡献。


焦兴涛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新生表示欢迎,并以《向新而生,定义未来》为题,给同学们上了开学第一课,情真意切地与新同学们共话初心与梦想、求索与成长、使命与远方。

焦兴涛表示,热爱,是大家走上艺术之路最重要的理由。想象力总是在贫瘠的现实中起飞,就像艺术的光彩在人工智能时代会越来越耀眼一样。在川美,大家都会成为最闪亮的宝石!
焦兴涛寄语同学们,青春不是一个结果,而是未被命名的可能性,专业并不能定义你的未来。我们需要思考,大学四年,我们该如何设定自己的人设、命名自己的人生,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该如何擦亮自己。

焦兴涛指出,川美建校85年来,从未停止自我革新,始终站在时代浪尖。文理分科,并非楚河汉界不可逾越,恰恰相反,今天的人类知识和突破,几乎都建立在学科的融合交叉之中。今年学校迎来了第一批和电子科技大学“艺术+电子信息技术”联合培养的学生,打开了全新的艺术可能。

焦兴涛勉励新同学,要拥抱世界,保持好奇,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思维,探索艺术新方法;要扎根实践,服务社会,让艺术成为改变世界的工具,在生活中开出花;要扩展视野,建立方向坐标,保持感知美、关怀人性、洞察时代的能力。

教职工代表、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教授王平妤谈到,艺术的核心从不是工具的迭代,而是“人对世界的真诚表达”,她向同学们表达了三个期待:一是“守住对生活的‘感官敏感’,让创作有‘烟火气’”;二是“深植巴蜀的‘文化根脉’,用艺术讲好‘世界故事’”;三是“践行服务社会的‘艺术担当’,让理想有‘大格局’”。
校友代表、我校2013届毕业生、木牛牛马创始人张欢回忆了自己在川美的求学经历和“木牛牛马”创业的故事。他说,“川美给我们的训练,从来不只是技术层面的——它更教会我们怎样保持好奇、怎样观察世界、怎样理解人、怎样看透事物的本质。”他建议学弟学妹们走出舒适区、广交朋友、追寻热爱,在川美这片土壤里狠狠扎根、大胆开花。
在校生代表、艺术人文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赵琳琳讲述了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八个字‘平等、自由、开放、包容’,在这里我们可以有无限的艺术追求,也有‘家’一样的情感归属。她勉励学弟学妹们要保持“空杯心”的心态、拥有“不定义”的勇气、保持“直面问题”的责任感。
2025级新生代表、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岳晓阳分享了自己圆梦川美的历程,感慨川美是一所饱含红色基因、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时又充满现代感的学校,期待在这里写出“铁画银钩”的筋骨,绘就“气韵生动”的篇章。
典礼在全体师生《歌唱祖国》的歌声中圆满落幕。

(图:杨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