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于道 游于艺

学术展览

学术展览

张大千纪录电影《万里千寻》放映交流活动在四川美术学院举行

日期:2025-11-07 作者: 来源:影视动画学院 浏览量:

11月3日晚,纪录电影《万里千寻——张大千海外艺术人生纪录片》放映交流会在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举行,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在此展开。

活动邀请到本片导演张伟民,张大千后人(外孙女)肖岱文女士、学校原院长庞茂琨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杨振宇教授等出席,我校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美术馆的师生代表们参加活动。

《万里千寻》以1967年尘封于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的16毫米胶片为起点,记录了张伟民导演跨越四大洲、近20个国家地区,追寻张大千艺术轨迹的艰辛历程。影片不仅呈现了张大千与毕加索、安德烈・马松等国际艺术大师的对话,也通过《瑞士雪山》《巨荷图》等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展现其融汇中西的艺术探索与文化自信。影片曾斩获第47届圣保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国际纪录片奖”、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优秀纪录长片奖项,并于2025年入围第二届金熊猫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在交流环节,张伟民分享到,创作这部影片的初衷不仅是想做一部纪录片,更是想以此片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庞茂琨谈到,《万里千寻》是对“东西无界、和而不同”艺术精神的当代回应,张大千先生的艺术生涯深刻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他以东方美学为根基,融汇世界艺术精华,在跨文化语境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与川美始终与历史同行,厚植文化传统,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需求的育人方向高度契合。杨振宇回顾了这部影片从海外引入国内的缘起,他认为,以创作者的视角来发现追寻艺术大师的创作思路独特而具有新意。在场师生结合实际也积极分享了看法与感悟。

《万里千寻》创作手法细致、细腻,是一场关于坚守与使命、文化传承与文化传播的生动教学,它启示我们,影像创作需在时间中深耕、在行走中挖掘、在创作中凝练。同时本次放映交流活动也为学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教学与创作提供了生动范本。《万里千寻》对张大千海外艺术生涯的深度呈现,有助于学生理解在全球化语境下坚守文化根脉、主动传播中华美学的使命担当,也为探索“如何以影像为媒介,构建中国艺术的海外叙事”提供了重要启发。接下来,影视摄影制作专业将持续深耕“艺术文献影像工程”,加强对现当代艺术家创作历程的系统性记录,构建兼具文献价值与美学品质的影像资源库,在推动中国艺术、中国故事传播上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