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于道 游于艺

学术展览

学术展览

我校举行第十五期川美青年学术沙龙

日期:2025-09-30 作者:俞方洁、程赟 来源:创作科研处 浏览量:

9月26日,四川美术学院第十五期青年学术沙龙在虎溪校区举行。本期沙龙以“美术考古视野下的物与技术”为主题,邀请四位嘉宾共同探讨考古发现中的物质遗存与技术革新如何重构我们对古代文明交流与政治象征的理解。学校创作科研处副处长李竹、我校师生和校外学者参加。

李竹谈到,本次沙龙旨在为青年学者提供交流与学习机会,沙龙聚焦考古学与艺术史、技术史深度结合,有助于拓宽师生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肖波以《从车辆岩画看青藏高原和中亚及印度的史前文化交流》为题展开分享,通过对比青藏高原、蒙古、印度等地的岩画,揭示了在数千年前,车辆技术如何作为一场“技术革命”,推动形成了连接东西方的史前交流之路。学校通识学院副教授俞方洁以《胡汉之间:先秦秦汉北方系金属动物纹饰的源流与意义》为题,分析了斯基泰文化动物纹艺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雅博士后霍司佳的《7世纪末洛阳天堂大像的物质性和空间语境》,聚焦武则天时期洛阳天堂中已完全消失的巨型佛像,通过跨学科的独特视角,重构了这座皇家大佛的可能样貌与建造工艺。学校通识学院副教授邹芒以《“功成尘劫,迹御金轮”:武周时期的物质兴作与佛皇政治》为题指出,武则天通过万象神宫、万国天枢、九鼎等宏伟工程,将佛教意识形态与政治权威深度融合。

本次沙龙聚焦美术考古前沿,通过个案剖析,展现了物质遗存与技术史研究对理解古代文明、文化交流及政治权力构建的独特价值。尤其对青年学者而言,本次活动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跨学科交流平台,有助于培养更具创新性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