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9-24
作者:胡秋月
来源:创作科研处
浏览量:
9月22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举办。大会期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遴选,我校生态艺术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策划创作的《生态共生:艺术参与生物圈未来》(Ecological Symbiosis:Artistic Engagement with the Future of the Biosphere)主题展,作为大会期间唯一的生态艺术专题展,在杭州主会场精彩呈现,并将于9月22日至25日期间持续展出,展览吸引参会人员纷纷驻足观展体验。

该展览由“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处指导、四川美术学院策划实施,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认可。
展览立足于东方哲学“生命—生计—生态”的整体观,融合科技艺术、跨媒介装置与在地材料,选取兼具生态意涵与中国文化象征的“竹”与“米”为创作元素,打造了10组沉浸式艺术装置。展览将通过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的交融,激发观众与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之间的情感连接与思维互动,拓展生态艺术在当代社会语境中的表达边界。
《生态共生:艺术参与生物圈未来》的创作愿景,是积极践行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度契合“人与生物圈计划”所倡导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多样性共生、可持续发展与社区参与等核心价值观,并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回应本届大会主题“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
本次展览既是四川美术学院围绕生态艺术持续探索与系统推进的代表性成果之一,也是四川美术学院与“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处持续协作与深入对话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