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艺术学院由油画系、版画系、水彩画系、雕塑系融合组建,秉持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办学传统,形成“以创作带教学,以展览促创作”的核心理念。始终坚持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出现了成为新中国现实主义艺术经典的 60 年代雕塑作品《收租院》;被誉为新时期艺术里程碑的 80 年代油画作品《父亲》;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 90年代当代绘画作品群等一大批精品力作。2000 年以来,拓展学科多元、纵深发展,不断在艺术各领域涌现出代表性艺术群体。作为美术与书法博士学位点牵头建设单位,拥有绘画(油画/版画/水彩画)、雕塑 2 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 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3 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1 项。始终致力于培养德艺双馨,深植人民情怀,具有全球视野,立足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文化,把握时代话语,创新艺术语言,具有突出的专业技能和艺术研究能力,能够胜任高等学校、艺术组织和科研机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层次、实践型、创新性艺术人才。
筑建“高水平”师资队伍:拥有第二批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等,汇聚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一批名师名家,学院获评“教育强市建设先进集体”。
塑造“思政+艺术”的教育特色:开展“主题学习+主题创作+主题实践”三位一体育人实践,成为国家重要考察案例与重庆市干部美育教育基地。师生同创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版画宣传集”作为重庆市委主题教育重要成果,赠送西藏自治区 20 万册。《场景雕塑》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彰显“与时代同行”的创作亮色:坚持“创作带动教学”的优良传统,探索在新文科背景下的中国化教学路径,弘扬与历史同行、创作时代力作的“川美现象”,彰显出人才、出作品的“川美特色”。近五年,获全国美展金奖 1 项、银奖3 项、铜奖 2 项;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建党百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逾 40 项。
构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完善从本科到博士各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
拓展“多元化”国际视野:推动国内外对话与交流,致力于建设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最具有创作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的美术学科,确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办学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