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部门首页 > 学院简介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简介

    (一)学院概况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油画系创立的第三工作室。面对新的艺术思潮和艺术教育背景,通过十多年的探索,学校于2010年设立新媒体艺术系。2011年新媒体艺术系作为独立系科开始招生。2019年,在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等美术学院”的目标下,根据学院制改革精神,学校办公会审议将原新媒体艺术系各专业正式组建为实验艺术学院。

    作为四川美术学院在时代发展中应运而生的新的艺术培养单位,学院目前拥有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设置跨媒体艺术系、摄影艺术系、基础部、研究生部,有实验艺术与摄影艺术两个本科专业,包含基础与理论、艺术与社会、科技艺术、跨媒体艺术、动态影像与图片摄影共六个教研室。

    自学院制改革以来,实验艺术学院在思想引领、人才培养、学科科研、专业建设、社会服务、团学工作、师资引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力地支撑学校获批“重庆市高水平新文科建设高校”,以及作为核心专业之一支撑“美术学”学科获教育部学科评估A+、获批“十四五”重庆市重点学科。

    学院致力发挥艺术赋能作用,潜心创作、深耕科研。作为重庆市创新创业示范团队,同时承担了重庆市新媒介美术创作重点实验室的组织运行。学院近年来获批国家级、省级及横向科研项目70余项,有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标志性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在阿姆斯特丹电影节、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全国美展、学科竞赛等重要展演上摘取奖项20余项。

    学院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勤勉笃行、成绩突出。斩获2023年“挑战杯”红旅赛道全国一等奖1项,为四川美术学院在该赛事赛道历史最好成绩;集体及个人获各类专业赛事、文艺展演、实践活动奖项逾百项;2024年,实验艺术学院成为唯一入选2022—2023年度“重庆市青年文明号”的高校基层单位。

    学院目前有教职工3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2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2人,具有海外留学与进修经历11人,柔性引进外籍高层次人才2人。学院3人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人为“重庆市学科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入选重庆市“巴渝青年学者”,2人到乡村振兴一线、地方国企挂职锻炼。


    (二)院系发展

    2008 摄影专业获批重庆市高等学校(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0 绘画(新媒体专业方向)设立;

    2011 挂牌新媒体艺术系,下设绘画(新媒体)专业和摄影艺术专业;

    2017 获批实验艺术专业;

    2018 通过教育部本科专业评估;

    2018 实验艺术专业正式招生;

    2019 学院制改革,成立实验艺术学院,下设跨媒体艺术系和摄影艺术系;

    2021 实验艺术专业、摄影专业获批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2 实验艺术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验艺术专业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专业;

    2023 参加国家一流专业展览中期汇报展;

    2024 获批美术与书法(科技艺术与实验艺术)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

    2025 获批与电子科技大学开展实验艺术(艺术与电子信息科技联合学士学位项目)联合学士学位项目,新增与法国敦刻尔克-图尔宽高等美术学院联合开设“2+2”实验艺术本科国际联合培养项目。


    (三)办学定位

    学院以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为支点,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为依托,以西南区域传统文化为基石,致力于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川美特色的实验艺术教学教育与学科研究高地。学院以实验为核,以多元融合和跨界创新为驱动,面向时代诉求和社会发展,立足全球当代多元文化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着力于传统文化、当代现实、科技未来与社会发展以及国际化的艺术实践矩阵探索,融合中西传统与现代艺术形态语言,关注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创新,进行以思想实验、媒介实验与社会实验的艺术教育教学,坚持思想引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植根于时代语境下艺术本体探索与社会公共实践的创作研究,以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实验性为基本原则,以城乡社会的生产生活生态为场域,以当代社会对广域的艺术需求为己任。





    联系方式:(023)65921089

    邮箱:syys@scfai.edu.cn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四川美术学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4四川美术学院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4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