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艺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抒写人民、歌颂人民。塑造“人民设计师”,是设计教育识变应变的时代应答,是响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教育应答。
成果依托国家重大项目“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20 个重大重点教研项目,坚持立德树人,针对国内设计教育“重技能、弱价值、轻评价”问题,在全国同类院校率先提出“塑造人民设计师”教学理念,推进“社会主题统揽,艺术磨砺赋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持续深化“社会主题”设计教学改革,系统重构“1+1+X”教学内容体系,创新构建“人-从-众”教学评价体系,开展独具特色的川美实践,实现设计教育“命题里有国家,画笔里有使命,作品里有人民”,培养大批有“泥土味,人民情,中国心”的人民设计师。
将塑造“人民设计师”的价值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合“社会问题+专业知识”设置“绿色设计、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六大社会主题,统揽构建“1(大设计通识)+1(域内专业知识)+X(交叉整合系统)”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学生“体察社会-洞察问题-整合创新”艺术淬炼,形成设计人才培养的“川美模式”。
  
 
构建“人-从-众”教学评价新体系。革新设计教育评价内涵,培养过程凸显“人”,强化学生中心评价;教学方式凸显“从”,强化师生从游、使命传递、共情共创评价;专业实践凸显“众”,强化群众场域与实效评价。
人才培养成效与示范影响卓著。深度参与社会主题的学生,76%提交入党志愿书,87%主动服务西部乡村建设、传承活化等需求。16800 人次师生参与“中国乡村•社区美育行动”,艺术赋能重庆东升村被央视誉为“一个小山村的文艺复兴”;学生作品“热情连接世界”入选北京冬奥会官方海报;师生共创抗震救灾“全地形突击救援车”、颂扬消防队员“烈焰青春”分获全国美展金奖。30 余所高校莅校调研借鉴,产生独特的“川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