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期: 2025-07-20 浏览次数:
7月12日至15日,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韵设计,筑梦开州”团队赴重庆市开州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聚焦红色教育、乡村美育、产业振兴、非遗传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与设计赋能,并获得当地政府大力支持。
一、奏响夏日红色主旋律:在艺术创作中重温革命历史
7月12日,团队走进刘伯承纪念馆,通过实地探访和艺术创作形式感悟红色精神。团队成员在讲解员引导下学习刘伯承元帅的生平事迹,在纪念馆内,团队指导老师为党员上了一堂鲜活、生动的党课。并以“传承刘帅精神”为主题,运用粘土、卡纸等媒介创作艺术作品,用设计语言诠释红色文化,探索了设计赋能红色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让历史更鲜活的走进大众。
二、美育润童心,艺起向未来:40℃火热青春点燃乡村美育之光
7月13日,烈日炎炎,持续高温预警,但酷暑并没有阻挡一群心系山区儿童的青年。团队走进开州区义和小学,开展“夏日艺术大冒险”美育课程。义和小学地处大巴山南坡,是一座藏在大山深处的乡镇,美育资源匮乏,团队聚焦义和小学美育课程,设计夏日分享系列活动,为孩子们送去艺术萌芽的种子。上午,团队成员们分组对老旧楼梯进行艺术改造,将自己所学绘于乡村。下午,开设非遗体验课,如传统大漆漂漆技法教学、植物拓印画创作等。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艺术魅力,在画纸上留下独特的自然印记,通过艺术抒发情绪,感受自然的美好与艺术的力量。未来,团队还计划通过捐赠画材、网络授课等方式持续赋能乡村美育。
三、从田野到工厂:设计赋能与产业振兴的实践探索
7月14日,团队深入开州区义和镇和嘉利华食品工厂开展调研。团队在义和镇双店村李子园和仁和村梨子园实地考察,了解农产品种植与销售情况,同时,团队成员们深入果园,亲身体验了水果采摘的过程,在田间地头体验了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 下午,参观嘉利华食品工厂,工厂负责人带领团队参观了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团队成员探讨产品包装设计与市场审美的结合,为当地产业振兴提供设计支持。
四、探寻文化脉络 设计赋能非遗
7月15日,团队走进开州博物馆、市级非遗“向府记椒麻牛肉”及瑞兽金狮传习地,挖掘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点。
上午,团队首先走进开州博物馆,系统梳理开州从巴渝文化遗存到近代历史风云的发展脉络。团队与工作人员探讨文创设计,让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同学们从展览延伸品、包装视觉到传播方式提出年轻化、生活化的思路。结束博物馆行程后,团队走进重庆市级非遗项目——向府记椒麻牛肉,团队实地了解工艺后,从包装视觉、品牌形象等方面为传统美食提出创新建议;下午,团队前往重庆市级非遗瑞兽金狮传习地。此前,团队已观摩过金狮表演,感受其独特的民俗魅力。团队聆听传承人讲述民俗技艺精髓,思考如何以设计助力非遗焕新。
五、生涯规划课程:生涯规划+大学心得分享,助力准大学生启航
7月15日晚上在开青夜校,团队指导老师盛鑫为当地准大学生带来一堂大学生涯规划课,帮助他们明确未来方向。随后,团队四位成员依次分享学习心得,为准大学生们提供实用建议,鼓励他们在大学阶段勇敢追梦、全面发展。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韵设计,筑梦开州”团队以艺术为纽带,将红色教育、美育启蒙、产业赋能与非遗传承有机融合,不仅为开州区注入了青春活力与创意能量,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设计力量。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探索更多可持续的社会实践模式,让艺术之光照亮更多角落,助力开州在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