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海东
1、主要承担纤维艺术教学5门课程,评教分数平均92.08,并多次指导学生获全国奖项、毕业设计奖项;
2、公开发表6篇论文,包括1篇专业核心期刊,4篇一般专业期刊,1篇学术会议论文集;
3、编写专业教材《软装饰艺术设计与制作》,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
4、多次参加国内外的专业性展览,获金奖1次、铜奖2次、优秀奖3次;
5、参与重庆市重大教改项目《工艺美术教学改革与工作室制的结合模式》,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
6、参与国家艺术基金工艺美术大师协同创新项目(2015);
7、参与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川美-竹编)项目(2016);
8、主持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传承、协作、创新:工艺美术专业实践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2015);
9、主持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天罗NO.4》(2016)。
1978年生于河北省,
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专业,获硕士学位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四川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纤维专业负责人、副教授。
论文和著作:
1、论文《当代纤维艺术发展脉动》发表于《艺苑》2007年第1期
2、论文《当代纤维艺术发展脉动》发表于2010年第六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论文集
3、论文《纤维艺术教学改革途径初探——以四川美术美院为例》发表于《装饰》2011年第9期
4、专著《张海东、王甍纤维艺术作品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5、论文《传统为基——现代纤维艺术在日本的崛起》发表于《艺海》2013年第8期
6、编著《软装饰艺术设计与制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7、论文《以知识产权之法 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重庆巫文化的保护开发为例》发表于《艺术科技》2015年第十期
8、论文《西南少数民族染织艺术中的色彩美学》发表于《美术教育研究》2016年第5期
参加的历届展览及获奖情况:
2002年 作品《尘封往事》入选第二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2004年 作品《潮》入选第三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获优秀奖、首届现代工艺美术展、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展览
2006年 作品《2006-夏》入选第四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2008年 作品《融·熔》入选第五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获金奖
2009年 作品《融·熔》入选2009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
2009年作品《潮》入选美国圣何西博物馆举办的“变幻的景观——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展”
2010年 作品《天罗》入选第六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获铜奖
2011年作品《天罗》入选在乌克兰举办的“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展”
2012年 作品《潮》入选美国代顿艺术学院举办的“变幻的景观——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展”
2012年 作品《天罗NO.2》入选第七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2013年 作品《重阳》入选2013四川美院学院展
2013年 作品《醒|觉》入选“游戏精神”视觉艺术展
2013年 作品《醒|觉》入选第七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获优秀奖
2013年 作品《天罗》入选中国当代纤维艺术世界巡展
2014年 作品《升》入选2014四川美术学院展
2014年 作品《融·熔》入选1895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系列大展优秀作品展
2014年 作品《裂》入选第八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获优秀奖
2014年 作品《裂》入选第八届“手艺的温度”手工艺学院展,获优秀奖
2014年 作品《裂》入选“中国当代纤维艺术世界巡展”——巴西
2016年作品《天罗-漫》入选第九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获铜奖
2016年作品《天罗-漫》参加四川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获院长提名奖